谁将“D”纳入了 ESG 概念中?
我们知道,未来,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将以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战略原则为基础,这是大势所趋。此理念已经获得了资金机构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拥护者很可能会从中获益,而对抗者将受到惩罚。
这一消息在航运业传播得越来越盛,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思维在顶级运营商及其客户的黄金圈之外几乎没有得到认可。
Watson Farley Williams 律师事务所在其最新报告《The Sustainability Imperative》中对业内人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船东表示 ESG“几乎不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尽管其在 90% 的金融家的决策中发挥着作用。
在近期的另一份出版物中,咨询公司 Arthur D Little 将 ESG 描述为将重塑金融服务行业的颠覆性因素,认为 ESG“是银行业背后的推动力,其影响非常广泛而深刻,并将触及每一家龙头金融机构的方方面面,从业务线、领域、产品/服务、价格、流程和数据到与客户/供应商的交互、分销模式甚至人才管理,无一不受影响。”
那么,ESG 概念是如何从让人不屑一顾的噱头转变为值得金融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的呢?最主要的催化剂是气候变化,对于许多将雄心寄托在划时代性的协议(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及《欧洲绿色协议)上的政客们来说,气候变化已成为一大首要议题。
拜登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新定位赋予了此议题以新的确实性,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对公共组织的角色和职责的更广泛关注,从而为此注入了更多动力。
如今,主要金融机构已逐渐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够根据 ESG 概念重塑业务模式,其将有望创造巨大的价值。前述报告的作者认为,ESG 和可持续金融的概念绝不会是昙花一现,事实上,这代表着一种大趋势,很有可能会将行业不可逆转地推向一种新的常态。
报告还指出,尽管金融机构已开始对 ESG 和可持续金融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很多时候仍然缺乏实质性或实际方向。很多内部或外部的雄心宣言可能只不过是绿色掩饰而已。但是,越来越多人已逐渐意识到是时候采取行动了,现在的形势下已不容继续观望。
问题的一部分——至少对于航运业而言是如此——在于挑战的规模。WFW 的报告指出,除了在透明度、多样性和船员福利 (S&G) 方面的组织选择之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E)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甚至任何一个利益攸关方群体而言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难题。
此前,国际海事组织设立了到 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 50% 的目标,在航运业找到实现此目标的可行道路之前,还有许多重大技术、财务和监管障碍需要解决,包括现在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即开发新燃料和技术的风险与成本由谁来承担。
目前,ESG 愿景似乎是由几个互相矛盾的因素所驱动的。与运营商相比,金融机构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更高,但尽管金融业致力于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的船舶融资银行对于自身为新型清洁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或由其他人为此提供融资——的兴趣并不大。
脱碳目标理应推动行业参与者之间加强合作,但行业希望政府能够牵头解决清洁技术和燃料研究的资金问题,因为船东对于许多新型绿色技术持谨慎态度。
WFW 的调查发现,现在业界存在一种共识,即普遍认为应该通过硬性监管来推进 ESG 议程,尽管银行、投资机构、员工和客户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监管既可以推动改变,还可以限制阻碍其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对自身及其竞争对手所背负的期望有更清晰的了解。
但与此同时,单单依靠监管机构也是行不通的。供应链中的参与者需要加强合作,并积极与技术初创企业等新的利益攸关方互动起来。
不过,航运业的独特动态性可能会造就一定压力,使得推行 ESG 尤为富有成效。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会通过与其他方合作来达成环境目标,而这种伙伴关系需要透明性。此外,尽管许多船东非常重视自身的独立性,但清洁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可能会迫使他们进行合并、放弃股权或公开上市——这些途径同样与更佳的治理、更好的财务报告及更高的透明度相联系。
尽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最紧迫的重点在于“E”,但同样需要重视的是,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追求可持续发展势必将带来行业形态、资本结构及融资模式的变化。因此,如果不解决“S”和“G”问题,航运业将无法实现意义重大的改变。
WFW 总结称,无论如何,在航运业,ESG 的各个要素于未来几年中会互相促进强化。尽管在大众心中有着墨守成规、抗拒改变的印象,但航运业已然表现出了高度的韧性和适应性(且必然能够吸纳更多积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