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失衡如何导致贸易两轨并行
疫情早期带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关键运输线的业务需要确保能够持续运作,尤其是海运港口和相关物流链。
海运供应链的响应措施是本次疫情中的少数成功案例之一,虽然离不开人力成本的投入。但从世界银行的报告来看,本次疫情除了给海运、港口和物流行业带来教训,或许也带来了机遇。
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一些国家/地区已经解决了初期遇到的问题,但考虑到感染余波的风险,海事行业仍然亟需加速海上贸易和物流的数字改革,提高行业的抗压能力。
如果有人说跨境贸易自动化及降低人际沟通和纸张用量能够促进贸易,那些遇到最近出现的“第三世界国家”相关问题的企业可能会对此不屑一顾,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事实的。
虽然数字革命在过去十年是港口和海事行业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一革命却需要设备、代理商和业务活动达成较高的集成程度。除此之外,港口之间的连通性也有所提高,因此新的行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让置身事外的港口和国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因此,港口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和集成能力,一方面是保证或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降低相应东道国和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成本。
从英国最近的经历可见,层层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短期内是民生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中长期内则是经济增长缓慢、就业率低迷和贸易成本上升。
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组织一直都在呼吁加速跨境流程与文档的数字化进程。加速进程不仅仅是为了保持目前和将来的贸易流动,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海上和陆地的一线工作人员,启用远程工作模式,以无接触的电子解决方案代替纸质文件。
国际海事组织的《便利运输公约》将首要推荐措施列为强制性要求,规定了船舶和港口间电子数据信息交换的传输、接收和响应要求。自 2019 年 4 月份起,所有港口均需遵守这一规定,但实际上各个港口也是执行部分规定而已。
第二,如果要为某个港口建立高效的数字生态系统,那就需要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港口社区系统,即能够优化、管理和自动处理港口和物流流程的平台——在交通和物流链中单独提交数据即可操作。遗憾的是,截至 2020 年 11 月,174 个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中仅有 49 位成员启用港口社区系统。
世行认为,延迟执行公约可能会在接下来的疫情爆发期间造成业务中断,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双轨系统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滞后港口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成本上涨。
同样,采用港口管理系统的港口数量更少,而港口管理系统是数字生态系统变革的后续步骤。港务局利用港口管理系统即可在单一数字界面上控制整个港口的交通,并管理港口的基础设施,如沿途到港停靠、港口税、日志、事故、废物、危险货物、规划工具、货物、检查、许可证、服务、安全和资产等。
港口管理系统可为真正的自动化“智能港口”铺平道路。也就是说,这个系统利用人工智能、高级分析、物联网、5G 通信、远程控制和独立系统、数字孪生和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等颠覆性新兴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型智能方式提高绩效、经济竞争力和环境可持续性。
报告提醒,未能采用这一策略的国家在抗压能力和竞争力方面可能会落于人后,也可能会出现效率、竞争力、经济增长和就业率降低而交易和贸易成本上升等问题。
这有可能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同时令许多低收入国家或小岛屿国家的现有问题进一步恶化。
各国政府、国家机构、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或许应该以此为鉴,及时响应:虽然整体的贸易表现看起来可能较为稳定,趋势向好,但仔细考量的话,贸易流动仍需多个功能模块的加持。这种趋势将会渐趋明显。